新闻资讯

A股低开高走三大股指翻红,创指大涨超1%

9月26日,低开的A股三大股指全部翻红,其中创指更是一度大涨超1%。

此前,沪指最大跌幅0.78%,深证成指最大跌幅0.89%,创指最大跌幅超0.6%。

从盘面上看,房地产、餐饮旅游、美容护理领涨,国防军工、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跌幅靠前。

消息面上,面对人民币对美元的连续走低,央行在9月26日开盘前再出手。9月26日9时16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在央行出手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后,一度跌破7.16关口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反弹,一度收复7.15关口。

9月26日9时30分,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报7.1400,随后收复了这一整数关口。

9月26日,美元指数盘中直线拉升,最高升至114.6882。

A股进入十一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大部分券商认为,目前市场继续下行风险有限,A股估值已重新具备吸引力,左侧信号初步显现,可积极把握布局机会。

中金公司表示,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已经重新具备吸引力。叠加成交持续缩量,强势板块及强势股近期出现补跌现象等,目前A股在估值、资金、行为等方面,逐步提示市场已处于历史偏低位置。

海通证券表示,回顾A股历史,可以将上证综指从底部区域回升后经历一波明显的上涨(涨幅15%以上),此后又大幅下跌的过程称为二次探底,其中较为典型的两次分别发生于2012-2013年及2019-2020年。

总结A股曾经的二次探底,可以发现该历程往往发生在熊市刚结束、牛市还在孕育的转折点,因此该阶段的市场走势也偏纠结。但历史经验表明,在A股指数二次探底的过程中,无论是从股指的点位、估值还是风险溢价角度看,前期形成的底部区域实际已较为扎实,二次探底并不会明显突破前期低点。

再看当下,今年A股在4月底达到低点后开启上涨,但从7月初开始二次探底。近几个月来,5个基本面领先指标中已有4个(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制造业景气度和汽车销量)走到右侧,地产销售数据也开始在底部企稳,因此,目前来看A股在4月底形成的底部区域仍较扎实。

展望后市,未来市场止跌企稳的契机或是稳增长措施落地。结构上,市场企稳的路径可能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行业层面,继续看好高景气成长,如新能源、数字经济。 【编辑:彭婧如】

  • 重庆一男子就餐突发癫痫 武警官兵路过急伸援手
  • 华北黄淮江淮等地有强降水 华南沿海有分散性强降水
  • 一图速览|全国人大代表们提的建议,都办好了吗?
  • 旅游行业加速回暖 人才短缺亟待解决
  • 美媒:美国财政部发布新一轮与俄罗斯有关的制裁
  •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4.6级地震 震源深度25千米
  • 雪域高原不再遥远
  • “90后”青年返乡创业:技术与爱好助力家乡农业升级
  • 火种成功采集!亚运会倒计时100天 杭州准备好了
  • 哈尔滨:“十九连丰”实现在即 瞄定打造“现代农业之都”
  • 外媒:摩洛哥地震已造成上千人遇难,数百人受伤
  • 旅游行业加速回暖 人才短缺亟待解决
  • 天津印发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 未来三小时内通达京津冀核心圈
  • 每股分红1厘,业绩低迷的御银股份拿出数亿理财和炒股
  • 欧洲股市仍将承压 宏观前景恶化冲击周期性板块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