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港媒舆论积极评价香港中联办负责人深入基层听民意

中新社香港10月1日电 国庆节前夕,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深入香港基层,与市民亲切交流。1日出版的香港报章对此高度关注,纷纷发表社评、社论及时评表示,骆惠宁再度“落区”,体现了香港中联办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做好基层工作,始终与香港市民同心同行。相信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未来会更好。

香港《文汇报》发表社评认为,骆惠宁与各界人士近距离交流互动,充分展示中央既重视各界代表性人士的意见,更重视基层市民的意见和愿望。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情怀在香港工作中的生动展示,必将推动香港把以民为本作为探寻发展新动力新空间、破解深层次矛盾的不二法宝,致力提升港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14亿全国同胞砥砺前行,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对于香港中联办干部未来一周还将深入基层社区及这样的活动以后还会常态化,社评指出,香港中联办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推动香港各界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解决香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力维护和增进市民的福祉,让人心更齐,让“东方之珠”再放光芒。

香港《大公报》社评表示,骆惠宁此次“落区”,充分体现了香港中联办积极转变作风,重视直接听取基层市民呼声。广大市民相信,有香港特区政府的努力,有香港中联办的支持,有各界市民的齐心协力,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香港一定能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迎来更好的未来。

社评还指出,国家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同样是香港的巨大机遇。中央对香港的支持,不只在于宏观的政策,更不止于特定的行业,而是惠及香港各阶层市民。如何善用中央支持政策,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香港的当务之急。

《香港商报》发表时评表示,骆惠宁深入香港基层,听取意见建议,传递中央对香港基层民生的关心关注,为“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的连串活动拉开序幕。个中所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关注基层呼声。香港中联办深入民间,与港人走在一起、想在一起,势必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香港各界亦应进一步与市民同心同行。在中央支持下,相信香港未来必然更好,“一国两制”的实践必可行稳致远。

《星岛日报》社论认为,在香港告别政治动荡、进入复兴的新阶段,骆惠宁再度“落区”访贫问苦,探访“笼屋”,指出“必须加大力度解决住房问题”既是中央的关切,也是广大市民的期盼,只要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体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这是中央对香港民生问题的关怀,香港特区政府应利用良好机遇,扎扎实实做一些让市民有感的事,尤其是在房屋、贫富悬殊等问题方面有所突破。

另外,《南华早报》也对骆惠宁此次深入基层的过程进行了全面报道。报道中亦提及,不仅骆惠宁强调解决香港的房屋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曾于今年7月在讲话中表示,当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期盼那时的香港,住房问题必将得到极大改善,将告别劏房、“笼屋”。(完) 【编辑:张楷欣】

  • 我国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 台湾花莲凌晨发生6.6级地震 余震仍在持续发生
  •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2021年首趟中欧班列开行
  • 【深度】乐道汽车陷入销量困境
  • 林郑月娥与李家超讨论交接 预祝带领香港再创高峰
  • 《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四次彩排
  • “上元市集”敦煌亮灯 梦回汉唐街体验古时“剧艺食趣”
  • 中国电科新院士:蓝羽石创新军事信息系统 吴剑旗致力反隐身雷达
  • 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今起发行,MLF巨量净投放稳定资金面
  • 4月23日美股成交额前20:欧盟对苹果与Meta罚款7亿欧元
  • 受益患者超100万!集采冠脉支架在18个省区市落地
  • 【深度】彻底退出中国可能是极星汽车最好的出路
  • 当健康成生意 主播应避免被流量“绑架”
  • 新海诚发文夸赞《哪吒之魔童闹海》:太厉害了
  • 历时七年,中欧投资协定是这么谈过来的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