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聚焦海峡论坛)“登陆”台青转场忙:跟着政策走,才能下好“先手棋”

中新社厦门6月16日电 题:“登陆”台青转场忙:跟着政策走,才能下好“先手棋”

中新社记者 龙敏

在“北上”北京、“西进”四川成都后,台湾青年李伟国又“南下”广东珠海,拥抱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北上’‘西进’‘南下’转场忙,并不是‘瞎折腾’,台湾青年‘登陆’一定要跟着大陆政策走,这样才能抢抓机遇,下好‘先手棋’。”在16日于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一届海峡青年论坛上,在大陆台青创客圈小有名气的华灿工场董事长李伟国分享了自己的“登陆”体会。

2008年,李伟国第一次“登陆”,“母亲带着我和弟弟来大陆与父亲一起过春节,当时就觉得这块土地充满了机遇,从此就和大陆结下不解之缘”。

2016年,李伟国下定决心来大陆发展,“是因为在台湾工作五年,看到了‘天花板’”。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在台湾做生意,很难会想着到台湾以外的地方发展,但在大陆做生意,各省市跑再平常不过;在台湾可以预期五年甚至十年后自己的样子,但在大陆似乎没有“天花板”。

在“登陆”第一站北京从事房地产一线置业顾问一年后,李伟国以合伙人兼总经理身份,加入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器——华灿工场·北京空间。在他看来,选择加入华灿工场,是在自己创业的同时,能帮助更多有意来大陆发展的台湾小伙伴成就梦想。

2018年10月,李伟国将华灿工场开到成都。“台青在北上广创业,会有较高的成本投入,一旦失败就难重整旗鼓。如果在西部孵化项目,能以最小的代价‘吃螃蟹’,有更强的底子做市场拓展和转型升级。”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2020年9月,华灿工场·珠海空间启用。李伟国认为,未来十年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必定能超越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我们台湾青年一起为这样的未来努力”。

“呼应京津冀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布局,让更多台湾青年共享大陆发展机遇。”李伟国告诉记者,2022年,华灿工场在江苏昆山成立华灿设计中心。截至目前,华灿工场已吸引超过千家企业进驻,其中台湾企业95家。

在北京、成都、珠海等城市来回办公,李伟国的生活“累并快乐着”,“紧锣密鼓的节奏正是为了抓住机会,大陆市场大,人口也多,竞争自然强;‘登陆’台青下好‘先手棋’,加上各地政府惠台政策落实落细和对台青的关照,才能有优势”。

“认准了就要扎根,融入这里的生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李伟国认为,两岸青年各有所长,要加强互学互鉴,深化合作,携手共赢未来。“台湾的商业理念、模式好,还是需要与在地合作,与大陆青年合作才容易打破僵局。”

“登陆”发展步入第七个年头,李伟国希望台湾青年朋友尤其没来过大陆的朋友“一定要来大陆看一看”,“只有你亲身来到这里,才能有深刻的体会”。他说,移动互联网、电商直播、中国航天等每一个巨大的转变,都直接发生在身旁,“我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历者”。

对于已经决定要来大陆发展的台青,李伟国表示,无论是学习、实习、就业、创业,“欢迎来找我,我们继续深聊”。(完)

  • 中国地质调查局4人在云南野外作业失联 仍在搜救中
  • 金价坐上“过山车”,这些金融机构靠管理费和交易佣金赚翻了
  • 太平洋上“漂着”3.2吨可卡因,或原定运往澳大利亚
  • 印度专家:坚信中国的“人民战争”终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 深化制度改革开创党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 宁夏允许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医师开展多点工作取得报酬
  • “华创会”助湖北招才引智聚贤能
  • 注册制下上市民企达851家占比超83% 可进一步拓展民企融资渠道和品种
  • 江苏连云港:“智慧税务”多跑腿 企业纳税少跑路
  • 浙江椒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 发现白鹇等珍稀动物
  • 国际美妆巨头们自救,都做了同一件事
  • 吉林省生猪出栏增速3年来首次转正
  • 北京地铁:1月22日起对部分车站早高峰适时限流
  • 郑州本轮疫情唯一高风险区调整为中风险区
  • 哈尔滨银行:贾海宁董事任职资格获得核准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