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解码溇港圩田“前世今生”:传承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湖州3月9日电(记者 施紫楠)“一万里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溇港圩田,最早可追溯到2500年前。以“溇”为经、以“塘”为纬,一块块圩区形成,人们得以建立家园、繁衍生产。

如今,溇港圩田在农业生产、生态安全等方面依然发挥着重大效益。9日,浙江农耕文化学术交流暨吴兴溇港圩田农业系统保护利用研讨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举行,更好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与农业文化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农业遗产有助于人们理解过去与现在、自然与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继而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研讨会上,浙江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顾益康如是说。

顾益康直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对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其中文化对农业发展的渗透越来越深入,带动农业从以产品生产为主转变为同时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

“因此,要依靠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农业发展观念,使农业跟上新的发展需求,增强农业竞争力,研究新的农业消费需求,用新的消费理念指导农业生产,创新农业发展业态。”顾益康说。

俯瞰吴兴溇港圩田 吴兴宣传部 供图

因溇而盛、因溇而兴、因溇而安,吴兴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农耕文化悠久灿烂。此基础上,当地该如何更好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在政策优化上,出台地方性法律法规,编制完成《太湖溇港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在资金支持上,溇港圩区整治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建设等方面直接政府投资超28.5亿元;在宣传教育上,深入开展一系列溇港文化保护行动……

通过定条例、建制度、明举措、保经费,吴兴不断弘扬溇港传承千年的农耕文脉,并“美丽生态”“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基本实现“让环境更美、让产业更旺、让百姓更富”。

“相信通过此次会议的思想碰撞、智慧交融,必将推动吴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吴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陆安华说,该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做好溇港圩田农业系统保护利用工作。

作为传承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引擎”,农业文化遗产要“活”起来,乡村振兴才有动力。如何进一步总结推广吴兴农耕文化、农业文化保护发展经验做法,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吴兴古村景色 吴兴宣传部 供图

当天,“浙江省乡村振兴咨询委员会农业文化遗产(农耕文化)专家组吴兴工作室”揭牌,将发挥专家组智力资源与区域性工作室在地化优势,为吴兴农耕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成立工作室是浙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发展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又一项创新举措,对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弘扬乡风文明,全域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处处长邵晨曲说。

眼下,行至溇港,入眼皆是绿水青田,北望烟波浩渺,南望桑田交错,来往游人如织、笑语不绝。阅尽历史的溇港圩田,将在传承和利用中继续焕发新的魅力。(完)

  • 从少年英雄到58岁常青树!东京奥运华人选手真不少
  • 中国新任驻美大使谢锋向中美媒体发表讲话
  • 德国新冠重症患者超五千 卫生部长称六月接种疫苗有望告别“排队”
  • 内蒙古包头一批进口冷冻猪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未流入市场
  • 4月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下降11.9%
  • 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派工作组赴豫鲁两省指导防汛工作
  • “青瓦台魔咒”难逃,韩国前总统文在寅遭起诉
  • 双核驱动引导中医药创新 振东制药新范式点亮乌镇健康大会
  • 历次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总书记强调了什么?
  • EIA: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增加24.4万桶 预估中值为增加155万桶
  • 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 民政部印发《收养评估办法(试行)》
  • 中关村延庆园已成立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26个
  • 北京冬奥室外观赛体验提升 座椅温度可快速升至40度以上
  • 山东“半份菜”“小份菜”引领节约新风尚 供需两端发力避免浪费
  • 珠海高新区“高新签引力”显成效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