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让中国文化更有“国际范儿”(国是之窗)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旅游、考古等多方面展示、交流与合作,民心相通不断走深走实,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受欢迎。

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课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播中国文化的难度。建议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丰富传播领域和传播载体。拓展教育、科技、学术、旅游、中医药、公益慈善、知识产权保护等人文传播与交流合作新领域,深化传播与交流合作的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发新的文化项目,让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更多、覆盖面更广。

——做大做强文化内容产业。加大力度培育对外文化贸易主体,推动内容创新,增强贸易实力。鼓励企业在境外开展文化投资合作,发展文化服务外包,促进制造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为“中国制造”注入更多中华文化元素和内涵。

——促进语言互通。构建“一带一路”语言交流互通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一带一路”区域语言服务平台,开辟多层次语言文化交流渠道。加大“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培养,着力打造精通相关国家语言、熟悉国际通行规则、具有开阔的全球视野、擅长开展跨文化交流、具备高素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一直高度重视国际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机制建设,先后与南美10国、印尼、希腊等建立文化合作机制,深入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建议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发挥综合协调功能,根据不同地区独有的经济文化资源,促进常态化国际文化交流。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孔德晨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会长 张 斌 【编辑:李岩】

  • 中新网评:美国“超级大国”是制裁出来的吗?
  • 收盘:美股收高科技股领涨 纳指上涨2.5%
  • 八年四换券商!双英集团冲北交所:销量数据信披不一,大量应收账款处于信用期外
  • 巨型“机械植物”亮相香港大馆
  • 去年12月铁路日均发送煤炭560万吨 缓解供应紧张局面
  • 孟加拉国外长:病毒溯源工作不应被政治操弄
  • 苹果、Meta因违反技术规则被欧盟罚款总计7亿欧元
  • 创业集团控股公布立信德豪辞任核数师
  • 台湾为何医护吃紧缺快筛试剂?高金素梅公布了一个数据
  • 国际体育组织全力支持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波音深陷困境又逢关税打击 或涨价数百万美元谁来买单
  • 工信部:拟探索建立电池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
  • 多家影视公司业绩炸裂!一季度净利润最高暴增近7倍!
  • 中国足额缴纳当前联合国维和摊款
  • 质与量齐升、快与稳并举,专家解读上海一季度经济数据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