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清华长三院:打通校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嘉兴5月23日电(胡丰盛)位于浙江嘉兴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简称:长三院),是清华大学和浙江省共建的新型创新载体。自2003年成立以来,该院已累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研发平台9个,研究所(中心)70余家,承担科技项目1200余项。

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20年来,长三院如何闯出校地合作的新发展之路?如何打通校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5月23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嘉兴,探究其背后成功的秘诀。

在浙江三赢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自动化生产的机器正在高速运转,进行试生产。这是由长三院为其量身定制的三台成形设备滴球装置,不仅全线实现机器替代人工,效率翻番,而且产品稳定性出色,让企业大呼满意。

“院校资源是个宝,我们通过借力借脑,有信心将今年产值增长100%,突破3亿元大关。”浙江三赢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艶说,这些年,企业通过与长三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逐步组建了以化工、生物、农业为基础的博士级技术研发中心。

在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展示中心,一张张摆放整齐的智能电动床,为消费者提供助眠、止鼾、助起等各式智能健康服务。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该公司共同组建了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将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成果在睡眠健康应用场景落地,这家传统制床企业也成功转型为一家科技互联网企业。北京冬奥会期间,该公司为冬奥村供应了近7000张智能电动床,并通过外国运动员的社交媒体迅速“火出圈”。

上述这些案例,只是长三院面向市场需求,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一个缩影。长三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开胜说,目前,长三院已形成以嘉兴为总部,杭甬台等院区协同发展的格局。与此同时,长三院的科技平台服务能力已覆盖上海、无锡、苏州、合肥等地,已拥有持续辐射、服务长三角产业的综合科创实力。

“我们已经孵化培育科技企业2700余家,其中上市企业或并购70余家,规模超百亿企业近20家。”黄开胜说,“20年来,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省校合作的创新发展之路”。(完) 【编辑:田博群】

  • 注册制下上市民企达851家占比超83% 可进一步拓展民企融资渠道和品种
  •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 广西钦州武警官兵寒风凛冽练兵忙
  • 广西5月9日启动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 火种成功采集!亚运会倒计时100天 杭州准备好了
  •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灾害管理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 界面调研No.1|“好房子”如何重塑房地产格局?
  • 中国海军戚继光舰抵达越南进行友好访问
  • 沈阳打造“一宫两陵”IP天团 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 对话智元合伙人姚卯青:具身智能淘汰赛即将开启
  • 唐仁健: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对于变异新冠病毒我们不必过于恐慌
  • 武警宁德支队卫生员阿祥贤战“疫”侧记
  • 国产新冠疫苗谁能打?什么时候打?去哪打?
  • 重庆北碚山火3处火点已灭2处 火情总体可控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