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两会报告解读丨赤字率拟下调至2.8%左右 财政支出力度并不减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申铖、王雨萧)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今年多项财政政策安排,彰显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赤字率是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通过调整赤字率和赤字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财政政策的力度。从近年我国赤字率来看,2020年为3.7%,2021年下降到3.1%,2022年进一步下调至2.8%左右。

赤字率下调,是否意味着财政支出强度减弱?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今年适当下调赤字率,赤字率降到3%以内,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复杂困难局面留出空间;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了财政支出强度,为推进新的减税降费等积极财政政策措施提供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利于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表示,下一步,广东省将全力管好用好专项债资金,做实做细项目储备,加强专项债券制度建设,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编辑:谢艺观】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听西藏故事,看沧桑巨变
  • IPO雷达|15年间四冲上市,做中药饮片的新荷花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 “观澜”并网 输送绿电
  • 车市发展启动新引擎
  • 湖南启动2023年度名品评价 培育世界精品
  • 一季度金融机构被罚没6亿,1.32亿重罚信用信息违规,投行业务是另一处罚焦点丨金融合规季报
  • 吉林省集中销毁千万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 “低碳”让中阿能源合作找到更多方向
  • 人工智能或迎“奇点时刻” 专家吁关注金融安全
  • 濮存昕:经典的价值
  • 鉴往知来丨大兴安岭林区转型记
  • 韩总统将时隔12年访美,或与拜登讨论这些问题
  • 中国驻乌干达大使在乌主流报纸发文 反对病毒溯源政治化
  • 121.3%背后的文化魅力——看江苏春节文旅市场全面复苏
  • 多省市推“发热药品实名登记”措施 买咳嗽药需登记
  • 关键词: